有观点认为股融通,三国时期最具仁义之人便是刘备,这也是他能在曹操、孙权之间分割天下的关键原因之一。他高举光复汉室的大旗,亲自低声下气请诸葛亮出山辅佐,形象十分仁厚。然而,也有不少人认为他并非如外界所见的那般仁义。
当年,刘备对益州充满渴望,借着帮助刘璋的名义,带兵击退张鲁。但背地里,他早有夺取益州的打算。即便刘璋愿意将益州拱手相让,刘备却不容刘璋继续在此居住,最终毫不留情地将他赶出益州。这一幕彻底揭示了刘备的真实面目,也使得一些人开始看清他的为人。正因为刘备背信弃义,一名将领决定揭竿而起,将自己驻守的城池作为投名状交给曹操,借此机会投靠了曹魏。这名将领便是庞德,而其他几位死也不愿追随刘备的将领又是谁呢?
庞德是一位十分勇猛的将军,他曾与关羽在战场上交锋过多次,两人斗得难解难分,互有胜负。庞德曾经投降敌人,但那只是听从主君的命令,没有个人的想法。作为马超的旧部,他为何始终没有投降刘备呢?最初,庞德随马超征战四方,最终在曹魏强大的兵力面前败下阵来。马超在战败后曾试图投靠张鲁,然而张鲁却心生叛意,打算投降曹操。张鲁不愿再与马超为伍,最终派人暗中除掉了他。马超死后,庞德听说刘备正在攻打刘璋,于是决定投靠刘备。
展开剩余76%然而,庞德的投降并非一帆风顺。之后,曹魏大军再度逼近,庞德又一次败在曹军面前,无奈之下只得再次投降曹操。著名的襄樊之战中,庞德和于禁被曹操派去守城,面对武力值爆表的关羽,两人死拼了好几个回合。庞德不仅在战斗中与关羽旗鼓相当,且拥有精准的箭术,令关羽一度难以取胜。虽然关羽试图劝降庞德,但他死不投降,最终关羽只得亲自处决了庞德。
文聘原本并非曹操的麾下将领股融通,而是刘表的部下。刘表去世后,文聘选择投向曹操,成为曹魏的一员猛将。曹操立即将文聘招揽入麾下,并派他守卫江夏,防备来自孙权和刘备的威胁。文聘在抵御两方进攻时表现得尤为出色,他不惧关羽的围攻,将其成功击退,保护了襄阳。随后,他又在与孙权的交战中展现了非凡的指挥能力。文聘的忠诚和果敢让曹操颇为欣赏,因而他被安排在了北方的防线,成功震慑了北方的外敌。
至于张任,许多人可能不熟悉他,但若提到他射杀庞统的那一幕,便可想起他身为刘璋麾下名将的身份。当刘备进攻益州时,张任被派出迎战,他的战术十分简单:先击杀敌方领袖。然而,张任在战场上的表现极为出色,屡次打得刘备的部队溃不成军。最著名的事件发生在涪城,张任成功识破刘备的阴谋并予以反击,虽然刘备一度准备策马前去斩杀张任,但因为距离过远,箭失偏,庞统却因此不幸丧命。张任虽被俘,仍宁死不降,他坚信忠于刘璋,而不愿投靠刘备。
此外,牵招这一角色同样充满传奇色彩。早年,他与刘备有过一段深厚的友情,但最终却选择投身曹魏。牵招曾为乐隐将军门下学艺,后来因为老师遭害而冒死收殓遗体。虽然他与刘备关系密切,但因刘备未能在早期及时拉拢他,牵招最终投奔了袁绍,并在曹操麾下大展宏图。凭借杰出的才华,牵招逐步在曹魏阵营中崭露头角,为北疆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田豫也曾是刘备麾下的一员干将,他跟随刘备的时间并不长,但在刘备缺乏实力时,他却选择投奔公孙瓒,最终也在曹操麾下发挥出色。田豫的职责主要是防守边疆,成功地守卫了中原不受外敌侵扰,打击了众多敌军,为曹魏的稳定提供了保障。
刘备与刘璋曾一度结为盟友,然而,随着局势变化,刘备的背叛让刘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刘备对益州的占领,一度让刘璋措手不及。尽管刘璋极力求和,但最终刘备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发动进攻,成功占领了益州,并将刘璋软禁起来。张鲁在面对曹魏的压力时也深感无奈,最终选择投降曹操,并利用财富为自己争取到了曹操的支持。刘备的所作所为让张鲁深感失望,也因此错失了一位强力盟友。
从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轨迹来看,若刘备能够收揽更多的猛将,蜀汉的命运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尽管他最终成功建立了蜀国,但其所遭遇的种种阻力也无疑加重了他一统天下的艰难度。而丞相诸葛亮的最终失败,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一大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